.png)
如何在阿里云PAI快速部署Qwen3大模型并调用API?
- 优惠教程
- 13热度
你是否正为大模型部署复杂、环境配置繁琐而头疼?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一个真正能提升效率的方案。
为什么选择PAI-EAS一键部署大模型
传统方式部署像Qwen3-8B这样的大语言模型,需要手动准备GPU实例、安装vLLM或BladeLLM推理框架、处理依赖冲突,整个过程耗时且容易出错。而阿里云PAI平台通过EAS(弹性加速服务)提供了场景化一键部署能力,极大简化了流程。
我们发现,使用PAI的Model Gallery和EAS结合,不仅能免去代码编写,还能自动匹配最优实例规格与镜像环境,这对刚接触大模型推理的开发者来说非常友好。
- 无需关注底层环境搭建,专注模型调用逻辑
- 支持主流开源模型,如Llama2、Qwen系列、Cosmos等
- 自动集成vLLM等高性能推理引擎,提升吞吐与响应速度
- 服务具备弹性伸缩能力,应对流量波动
部署Qwen3-8B大模型的完整操作路径
以部署Qwen3-8B为例,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,真正实现“开箱即用”。
- 登录PAI控制台,选择目标地域及工作空间,进入“模型在线服务(EAS)”
- 点击“部署服务”,在“场景化模型部署”区域选择“LLM大语言模型部署”
- 在部署页面中:
- 模型配置:选择公共模型中的 Qwen3-8B
- 推理引擎:推荐选择 vLLM,支持高并发与低延迟
- 部署模板:选择“单机”,系统将自动填充实例规格(如gn6i-16g)、镜像等参数
- 确认配置后点击“部署”,等待约5分钟,服务状态变为“运行中”即表示成功
如果预算有限,可以考虑从更轻量级的Qwen3-0.6B开始测试,阿里云这款ECS共享型s6实例虽然带宽1M是短板,但对于小规模测试足够用了,而且价格非常低廉(点击查看优惠)。
vLLM推理服务的API调用方式
部署完成后,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调用服务。PAI-EAS的vLLM服务完全兼容OpenAI API标准,这意味着你可以直接使用熟悉的OpenAI SDK进行接入,迁移成本极低。
获取调用凭证
- 进入EAS服务详情页,切换至“推理服务”标签
- 点击服务名称进入概览页,在“基本信息”区域点击“查看调用信息”
- 复制公网访问地址(
<EAS_ENDPOINT>
)和Token(<EAS_TOKEN>
)
使用OpenAI SDK调用(推荐方式)
这是最简洁高效的调用方式,尤其适合已有OpenAI集成经验的团队。
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
配置你的EAS服务地址和Token
openai_api_key = "<EAS_TOKEN>"
openai_api_base = "<EAS_ENDPOINT>/v1"
client = OpenAI(
api_key=openai_api_key,
base_url=openai_api_base,
)
查询可用模型
models = client.models.list()
model = models.data[0].id
print("Model:", model)
发起对话请求
chat_completion = client.chat.completions.create(
messages=[
{"role": "system", "content": "You are a helpful assistant."},
{"role": "user", "content": "你好,介绍一下你自己"}
],
model=model,
max_completion_tokens=1024,
stream=False
)
print(chat_completion.choices[0].message.content)
如果你希望用更低的成本启动项目,强烈建议关注腾讯云目前的秒杀活动,2核2G3M配置年付仅88元,是入门首选(立即抢购)。
直接发送HTTP请求
对于不使用Python或需要更细粒度控制的场景,可以直接构造HTTP请求。
POST <EAS_ENDPOINT>/v1/chat/completions
Headers:
Authorization: Bearer <EAS_TOKEN>
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json
Body:
{
"model": "Qwen3-8B",
"messages": [
{"role": "user", "content": "Hello!"}
],
"max_tokens": 1024
}
不同推理引擎的调用差异对比
PAI支持多种推理引擎,它们在API层面略有差异,了解这些细节可以避免调试时踩坑。
推理引擎 | 是否需要model参数 | API兼容性 | 默认max_tokens |
---|---|---|---|
vLLM / SGLang | 是,需通过/v1/models 获取 |
完全兼容OpenAI标准 | 16(建议显式设置) |
BladeLLM | 否 | 部分兼容,需调整参数 | 16(建议显式设置) |
从实际体验来看,vLLM在吞吐量和首字延迟上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引擎,尤其适合需要高并发响应的生产环境。因此,我们建议选择2核4G5M的配置以获得更流畅的推理体验(查看高性价比配置)。
调试与验证服务状态
部署后不要急于集成到生产系统,先通过在线调试功能验证服务可用性。
- 在EAS服务操作列点击“>在线调试”
- 系统会自动填充请求URL,注意添加接口路径
/v1/chat/completions
- 构造请求体并发送,观察返回结果是否正常
如果调试返回超时或错误,优先检查实例规格是否满足模型需求。Qwen3-8B推荐使用至少16GB显存的GPU实例。若资源紧张,可尝试部署Qwen3-1.8B等较小版本进行验证(阿里云GPU实例优惠)。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问题 | 解答 |
---|---|
部署Qwen3-8B需要什么GPU配置? | 推荐使用gn6i-16g及以上规格,确保显存足够加载模型。 |
vLLM和BladeLLM哪个更适合生产环境? | vLLM性能更优且兼容OpenAI API,是生产环境首选。 |
如何获取模型列表? | 发送GET请求到/v1/models 接口即可获取当前服务支持的模型名。 |
调用API时提示max_tokens被截断? | 未设置该参数时默认为16,需在请求中显式设置更大值,如1024。 |
能否使用自己的微调模型? | 可以,通过“自定义部署”上传模型文件即可,支持Hugging Face格式。 |
本文由人工智能技术生成,基于公开技术资料和厂商官方信息整合撰写,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与客观性。我们建议您将所有信息作为决策参考,并最终以各云厂商官方页面的最新公告为准。
温馨提示:云服务商优惠信息实时变动,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最终价格请以官方活动页面最新公示为准。